說商代甲骨文, 西周金文中"或"與區域義的 {國/域}的字詞關係
演講者: 謝明文 敎授
[復旦大學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硏究中心]
摘要
“或”本是一個與兵器有關的象形字,它用作表示區域義的{國/域}無疑屬於假借。“國”字從囗、或聲,從囗之字常與一定的空間範圍、一定的區域有關,如“囿”“園”
“圃”等字,因此“國”從囗,應該就是表示區域義的{國/域}的後起本字。因為“城邑”的“邑”也是一個與地域相關的概念,因此“”應該是在假借字“或”的基礎上加注義符產生的形聲字,是“國”字的異體。從商代甲骨文、西周金文的用例來看,表示區域義的{國/域}絕大部分都是用假借字“或”來表示,西周中期開始已出現少數幾例用本字“國”來表示,西周晚期出現用“國”字異體即從邑或聲的“
”來表示區域義的{國/域}。而從“土”“或”聲的“域”字應該是“國”字在主要用於區域義引申而來的國家義後專門用來分化“國”的區域義的一個後起分化字。